最新消息:义乌财富网欢迎您!

鸡你太美、泰裤辣是恶俗烂梗?不,这3个梗,才是真正的恶俗烂梗!

网络热梗 yiwucf 216浏览 0评论
当鸡你太美被大媒体批判成恶俗烂梗时,当调侃某真被大媒体骂成酸与嫉妒时,当孔乙己的长衫被贬低为不愿放下架子时,当我们注定与与梗为伴,梗注定成为一种现代文化氛围的组成部分时。
或许,我们需要一个纲领,一个定义,一个标准,去区分出真正的恶俗烂梗,并避免无辜梗、与梗的使用者被误伤。
这篇文章,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而做,这是我梗系列文章的第四篇,前三期,是对孔乙己文学、鸡你太美、泰裤辣3大热梗的社会学分析,分别分析清楚了“是谁在制造当代孔乙己?”、“鸡你太美背后的4重抗争与情绪内核”、“泰裤辣等热梗背后,年轻的4次痛苦信号”等问题。
对梗深度分析感兴趣的朋友记得去看,而这篇文章,就是要在分析清楚热梗背后的群众情绪内核后,在蔡徐坤塌房,再度印证群众用“鸡你太美”这一梗对其“有名无实却盆满钵满”嘲讽的正确性、也用实证驳斥恶俗烂梗的大帽子时
要辨别清楚什么是恶俗烂梗,首先我们要知道,梗是什么?
在之前的文章解析中我就说过,在过去,梗的另外一个名字就叫民间歌谣。他们都是群众表达情绪的语言工具。
诸如“狡兔死﹐走狗烹;飞鸟尽﹐良弓藏”、“衙门八字开,有理无钱莫进来”。
随着互联网时代来临,歌谣,演变成了更通俗、简洁、下沉的梗。
过去,歌谣是对当时所发生刺痛或震撼民心之事的总结,如今,梗,同样是对一些震撼或刺痛群众的互联网热点现象的概括化总结。
它们与热点事件呈现的核心形象特点、亦或者群众情绪紧密相关,比如我太难了,就是2019年giao哥一个火爆视频的化用,视频里,他忧郁地说“我太难了,老铁,最近我压力很大”,这个表达恰好契合了大众心声而被使用。
%title插图%num
比如泰裤辣,就是王琳凯在演唱会上亲自喊出的一句魔性表达,他试图用所谓特立独行态度,掩盖自己的无知、无素质、无实力,群众就直接化用,表达对他傲慢的嘲讽。
%title插图%num
梗会伴随着这些热点事件快速生成传播,多半表达单纯的娱乐搞笑或者夹带讽刺的意味。
也正是因为梗通常带有娱乐搞笑与讽刺意味,而热点事件呈现的核心情绪却可能更加复杂多样,可能是悲痛、难过、恐怖、也可能是搞笑、讽刺、愤怒,这就意味着,有部分热点事件,是不适合被概括成梗传播的,梗,应当是有其使用范围和限制的,你可以对自身的悲哀处境自嘲,比如“小镇做题家、孔乙己长衫”,但你总不能把别人的悲痛事件,用带有娱乐和讽刺成分的梗概括传播吧?
但这种梗,就是这么出现了,这就是我所定义的恶俗烂梗:
悲剧梗化。
一群无下限之人,滥用梗工具,将他人的悲剧化作自己调笑的对象。
别人痛不欲生,他们毫不同情不说,还要上去狠踩两脚,用梗取笑一番。
而且这种恶俗烂梗,具有极强的社会破坏性,必须要立场鲜明地抵制。
最典型的,就是2020年出现的3大烂梗:“化粪池警告”、“绞肉机警告”、“两吨水警告”。不知道大家还有没有印象?
这一年七月初,一位杭州女子诡异消失,而后死者的人体组织在小区化粪池找到,之后被杭州警方证实为:女子系丈夫杀害,并于杀害后将其分尸。
汗毛倒竖,害怕与震惊,是我,和绝大部分人的第一反应,同时还带有对该女士被同床共枕的丈夫杀害的悲伤与同情。
然而,这起案件竟然被概括成梗,以另类方式出现在了人们的视野中:“化粪池警告”、“不听话的时候两吨水解决一切问题”、“绞肉机警告”,这些梗开始频繁出现在各种涉及夫妻问题的场合:
%title插图%num
并且,因为梗的简约、概括、凝练,本就具有极强传播性,这种悲剧“梗”化,开始急速传播:
当时肉眼可见的,在多个视频评论区里,只要一出现“化粪池警告”一类的梗,就是高赞,并且紧跟着的是一大群人接梗,一连串类似的话语开始出现,互联网的信息茧房开始作祟,一群毫无同理心的人被集合到一起,最开始一两个人的冷血发言获得高赞,让这种发言得到变相肯定,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效仿、从众,开始了一场冷漠又让人恶寒的狂欢。
于是我们看到,“两吨水”变成了成熟男人展示自己魅力的标志:
%title插图%num
“两吨水”成了威胁老婆并引以为豪的手段:
%title插图%num
这位女士的悲剧变成了绞肉机商家的营销手段:
“旋风速绞,两吨水警告!”
“男人们的最爱,专治各种不服!”
%title插图%num
甚至在淘宝的商品介绍里,绞肉机搜索量出现断层提升,有人问出“来女士丈夫用的是不是同款”的变态问题,竟然还有人配合回答:
“是的,质量挺好,用起来很方便。”
%title插图%num
梗这种语言工具被滥用,一些烂人利用其传播快、娱乐化的特点消解悲剧与受害者,对受害者及其家人造成二次伤害同时,还在消解更多普通人的同理心。
所以在当时,我就写了文章痛批这种现象,拒绝悲剧梗化,呼吁大家重拾理性、共情,警惕悲剧梗化向下渗透,残害我们下一代。
这种悲剧梗化的恶俗烂梗传播现象,在现在我们都依旧要高度警惕。
但在警惕的同时,我们同样也要避免“恶俗烂梗”这一定义被滥用。
在上面我就分析过了,恶俗烂梗,就是在不适宜带有娱乐化或讽刺性的梗出现的热点事件中,硬要用梗调笑,将悲剧梗化,这些梗诞生之初,就带有深深的恶念。
但除却这种,其余的梗现象,我们都不能草率地使用恶俗烂梗下定义。
这并不意味着,其他梗就全然无错,但我们至少应当知道,这些非悲剧梗化的梗,诞生之初并非出自恶意,比如我在前三篇梗文章中分析的那样,鸡你太美、泰裤辣,诞生之初,都是对娱乐圈有名无实却赚得盆满钵满的嘲讽、以及对相比娱乐圈轻松写意、自己却窘迫不堪、状况逐年变差困境的愤怒表达。
它们是对那种群众共同情绪的加密表达,毕竟许多现实状况,我们敢怒不敢言,背后真相难以质问与说出,只能以戏谑的方式出现,这是在原路已经堵死后,群众共同开辟的一条小径。
我们当然知道,梗不够直截了当,但是那些直截了当的话,或许根本说不出来,所以有了梗。
而他们之后如果让你反感,多半不是因为他本质是个恶俗烂梗,而是有人在将梗滥用:
不顾梗特定的使用环境,把梗无差别、无下限地滥用在所有无关氛围中去。
甚至利用梗作恶。
之前我就提到,有些学生会使用鸡你太美等梗进行校园霸凌,也有学生表示,只是因为自己的名字里有与鸡类似的发音,就变成了被霸凌对象,被霸凌到抑郁退学。
这就是梗不受控制地疯狂泛化,带来了负面危害。
其诞生之初的核心意志被抛掷,变成了空有壳子的大棒,变成了欺凌的手段。
但同样我们需要看到,这不是梗的错,而是使用者的错,是一群烂人偶然找到了一个适合霸凌的工具,就无下限使用,没有这个梗,他们同样会寻找别的工具霸凌,我们当然要呼吁梗的合理使用、不要滥用,但真正需要去凝视、改变与教育的,是这群烂人。
其背后,更是家长缺失,教育缺失,社会缺失,是教育跟不上互联网变化进程。
这不是说梗完全无辜,只是说我们必须要分清主次矛盾,如果把梗当作万恶之源,那么必然无法解决真正的问题。不加理解与分析的乱扣帽子,反而会招致反扑,某报掉粉4000万就是铁证。
所以我对非悲剧梗化型恶俗烂梗的梗,制定了又一个评判标准:
如果一个梗带有丰富肌理、其内涵复杂难以下定论时,它就不该仅仅成为批判对象,它首先应该作为每个人关切并且挖掘的对象,其次,才是一定程度的纠偏与劝导。
这些话,是在对大家说,让大家明白什么才是真正的恶俗烂梗,什么才是我们需要去理解挖掘再进行纠偏的梗,但更重要的,是对所有大媒体说。
个人当然有权喜欢或厌恶一个梗,不想听我这些啰嗦,只想用个人好恶判断恶俗与否,也没关系,我也管不着,大家开心就好。
但本该具有影响、引导群众,建设社会基础共识能力的大媒体,理应对各种社会现象有自己清楚的标准认知,而不只是凭个人好恶张口就来,拿起一个恶俗烂梗的大帽子就乱扣。
看过我前三篇梗系列文章的朋友应该已经发现了,这四篇文章,是为表达群众心声而做,是为溯本清源而做,更是为这些大媒体的纠偏而做,我想要用这几万字的社会学分析,让更多媒体同行明白自己的屁股应该坐在哪儿,自己的根,应该扎在哪儿。
一个伟大创作者,一定是会全力体察社会、融入群众的创作者,我并不伟大,也没有这么远大的理想,但我们至少要知道标杆在什么地方,自己要朝什么方向努力,不能会写几个字,就蹬鼻子上脸,学会了几个名词,就大扣帽子,不理解大众心声,就横加指责批判。
%title插图%num
“不了解我们的人不配批评我们”,这是很简单的道理,教育的前提,是对教育对象的深入体察与理解,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。
如果你连你想教导指引的这群人你都不理解,不深入体察,那你就没资格去教导,你所有的发言,都不过是空泛无用的指责,是傲慢无脑的发泄,是想强加的意志,这根本不是教育,你不过是想借教育之名,行傲慢之实,不过是想要一群无脑傀儡,对你无条件服从,放弃一切人的能动性,只需翘首听话。
而说到这里,梗系列四篇文章,就到此结束了,各位对梗系列前3期感兴趣,记得再去看,但对梗的分析不会终结,接下来,我会继续结合热梗,开一个新系列,分析东亚社会中的思维骗局,对所谓情绪稳定、长期主义、意义价值等进行全方位的辩证批判,各位可以先关注,这些文章会陆续与大家见面。
最后,我想再度重申一下我梗系列四篇文章的核心主旨:
去理解,而不是横加指责。
去体察,而不是浮于表面。
去纠偏,而不是大扣帽子。
这些话,或许很多人不能系统表达,亦或者限于影响力传播有限、有心无力。
所以我试图用数万字,把这些藏在许多人心中的心里话,表达出来,说给世界听。
或许看到的人不足够多,但我希望这些内容,至少能够击中大家的内心,能对大家有所抚慰,能让更多创作者沉下心,去体察民生与社会变幻。
在汹涌的浪潮中,看见每一个被淹没的普通人。
这就是我,不变的信仰与追求。
%title插图%num

 

转载请注明:义乌财富网 » 鸡你太美、泰裤辣是恶俗烂梗?不,这3个梗,才是真正的恶俗烂梗!

您必须 登录 才能发表评论!